在建筑装饰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汹涌浪潮中,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团队以过硬的技术实力与不懈的努力,在各大竞赛舞台上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数字化创新实践的先锋力量。2024年10月,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土木工程赛道的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中,学院艾志刚、周丽娜两位指导老师带领谭红涛、戴军、于景灏、吕英全四名参赛选手,凭借精湛技艺斩获铜奖;2025年2月,周丽娜老师再度指导于景灏、吕英全两名学生,征战2025年新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GZ009)赛场,在师生同赛的激烈竞争中,勇夺二等奖,续写荣耀篇章。


01
日常磨砺 夯实专业根基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团队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与精心筹备。从备赛开始训练室的灯总是很晚才能灭下,这里成了师生们挥汗如雨的“主战场”。指导老师艾志刚将比赛大纲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操作短板,制定出“阶梯式”训练计划——从BIM软件基础的轴网绘制、墙体建模,到进阶的管线综合排布、碰撞检测,再到高阶的施工进度模拟,每个训练模块都精准对标竞赛难点。
训练初期,吕英全面对Revit软件中密密麻麻的命令栏,他常常感觉无从下手。于景灏同样陷入困境,在材质贴图环节,无论怎么调整参数,模型表面始终呈现出斑驳的失真感。此时,谭红涛和戴军主动当起“贴身教练”将自己总结的比赛方法倾囊相授,通过反复练习,吕英全逐渐掌握了精准建模的诀窍。戴军则带着于景灏在网络上搜索建筑材料库,手把手教他分析大理石、木材的纹理参数,两人常常为了0.1的粗糙度数值差异,在电脑前反复调试到深夜。
为了让模型达到“照片级”真实效果,周丽娜老师带着团队开启了“魔鬼式”细节打磨。她带领学生逐帧分析光影效果、及建模逻辑,反复调整V-Ray渲染器的参数。于景灏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数十组不同参数下的渲染数据。当最终模型呈现出高仿真的装饰效果时,大家都喜出望外,日以继夜的辛苦没有白费!

师生们还创新出“三维会诊”训练模式。每周五下午,大家将本周的训练成果投屏到大屏幕,每个人轮流担任“主设计师”,从空间动线规划到管线碰撞检测,进行全方位“挑刺”。有一次,谭红涛在检查模型时,发现建筑室内净高不足,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建筑吊顶形式、空间结构,最终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空间利用率提升了15%。这种“问题导向”的训练方式,让每个成员的技术短板在高强度的思维碰撞中迅速补齐。
02
赛场角逐 尽显团队风采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凭借扎实的训练成果,在赛场上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依托BIM技术打造的精彩成果惊艳亮相。这些凝聚着师生无数心血的作品,不仅是团队协作与刻苦训练的结晶,更彰显了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直观展现了数字孪生驱动下,BIM技术为建筑装饰施工带来的深刻变革。
在比赛过程中,团队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将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全流程进行数字化重塑。通过建立精确的建筑信息模型,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有效规避设计冲突与施工风险;借助模型的实时数据反馈,推动施工智能化决策,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这种数字化创新实践,不仅为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建筑装饰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大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质量。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装饰行业的普及应用,相信在学院师生团队努力下,建筑装饰行业会打造出更多优质建筑装饰精品。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新疆建筑装饰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续写更加精彩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