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星火建院 > 正文

星火建院| 王守仁的人生三重奏

2025-05-07 17:01:27  点击:


少年从军,踏沙而行

1934年,王守仁出生在陕西。15岁那年,他怀揣报国之志参军入伍,成为第一兵团二军教导团的一名战士。在部队里,他不仅是一名坚毅的士兵,还是军乐团

的演奏员。

(少年时期的王守仁)

1949年6月,他跟随王震将军的部队徒步进疆,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790公里的征途,风沙肆虐,缺粮断水,年轻的战士们用双脚丈量荒原。解放和田后,他像一棵坚韧的胡杨,深深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开始了建设新疆的伟大事业。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王守仁的意志,也让他深刻体会到边疆不仅需要钢枪守卫,更需要文化与教育的滋养。

(1949年10月12日,二、六军分陆地和空中数陆大军向新疆开始了气势磅礴的大进军。图为行进在戈壁沙漠的二军部队。图片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办公室)

从战士到教育拓荒者

1980年,新疆非金属矿公司参与筹建“新疆建材工业学校”,王守仁被调入筹备组。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没有校舍,他们便借用建化厂学校的空房;没有桌椅,他们便四处筹措;生活用水紧张,他们便自己动手解决。

(1980年筹备建材中专学校时的王守仁)

王守仁负责后勤工作,从房产管理到锅炉维护,从校园绿化到车辆调度,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他的严格管理下,学校后勤工作井井有条,为师生们创造了基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注:2002年,新疆建材工业学校与新疆建筑职工大学等学校合并组建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尽管工作繁忙,他仍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闲暇时,他会为师生们演奏军旅歌曲,甚至创作了一些反映边疆建设的旋律。音乐,成为他连接军旅记忆与教育事业的纽带。

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共鸣

王守仁的一生,是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缩影。从15岁参军进疆,到中年投身教育,再到晚年见证学校发展壮大,他的每一步都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平凡的坚守,为边疆的教育事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退休后,他依然笔耕不辍,创作歌曲,用旋律记录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时代的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默默付出;而每一份坚持,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回响。 正如那些当年栽下的小树,终将长成栋梁之材;正如那些曾经奏响的旋律,仍在岁月深处回荡。王守仁用一生诠释了——坚守,是最动人的乐章;奉献,是最深情的歌唱。


友情链接

建工校区(总校):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528号         邮编:830054

城建校区:乌鲁木齐市杭州西街272号           邮编:830026

建材校区: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863号           邮编:830054

版权所有: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

新ICP备20000410号-2

总访问量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