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星火建院 > 正文

星火建院 | 让科研在实训场上生根

2025-04-10 18:07:56  点击:

教职工大会上,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科研不是重点大学的专利,高职教师的科研恰恰应该从教学实践中来,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去。”台下有人低声议论,有人若有所思。他知道,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不容易,但他坚信,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不该是空中楼阁,而应是扎根于课堂、服务于教学的活水。于是,他开始行动。他精心设计教师培训计划,邀请校外专家开展科研方法讲座,甚至亲自手把手指导教师填写项目申报书。在走廊里、食堂中,只要碰到教师,他总会见缝插针地聊上几句:“最近那篇关于实训教学的研究看了吗?”“你们专业那个技术难题,其实可以申报个课题……”渐渐地,教师们半开玩笑地称他为“行走的科研宣传员”。

光靠热情远远不够,突破传统需要制度创新。他带领团队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科研互助体系”——科研考核不再唯论文数量,而是看研究是否真正反哺教学。一位老教师感慨:“以前觉得科研是负担,现在发现,原来课堂上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课题。”他推动建立了“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新人入门;设立“教学问题研究专项”,鼓励教师把课堂中的难点转化为科研课题。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导鼓励下,渐渐地将自己在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整理成研究项目,最终不仅成功立项,还改进了教学方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2015年底,全校超过60%的专任教师主持或参与了科研项目,这个数字背后,是从迷茫到清晰,从被动到主动。科研的种子一旦播下,收获的远不止论文和项目,他主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学院的7大专业全部建成自治区特色专业,16门精品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课堂融入了行业前沿动态和教师的研究成果。学生们发现,老师的讲解更生动了,实训内容更贴近企业需求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视野也在悄然拓宽。

曾经,科研对高职教师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星辰,如今已化作照亮专业发展的明灯。老院长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沓泛黄的申报书草稿,那是他当年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时留下的痕迹。如今这些教师都已成为科研骨干,正用同样的方式培育着新一代。“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老院长轻声念着这句他最爱的话。夕阳的余晖透过纱帘,在他珍藏多年的教育笔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手机屏幕突然亮起,现任院长的消息跃入眼帘:“老领导,喜报!2025年新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咱们学院斩获31个奖项!12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获奖数量和含金量都创了历史新高!”字里行间洋溢着掩不住的喜悦。老院长的手指轻轻抚过屏幕,仿佛触摸到了那些年轻脸庞上绽放的笑容。他抬头望向窗台,那盆陪伴他多年的君子兰正抽出嫩绿的新芽,在暮色中倔强地伸展着。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实训室里专注操作的学生,看到了挑灯备课的教师,更看到了当年那个在走廊里执着“推销”科研理念的自己。那些播下的火种,如今已化作漫天星光,照亮了更多人的梦想。而教育的故事,永远都在续写新的篇章……


友情链接

建工校区(总校):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528号         邮编:830054

城建校区:乌鲁木齐市杭州西街272号           邮编:830026

建材校区: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863号           邮编:830054

版权所有: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

新ICP备20000410号-2

总访问量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