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文化建设 > 正文

大国边疆 青春聚力丨厚植爱国情怀 聚焦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伽师

2024-08-02 12:39:35  点击:

8月2日--8月3日,学院实践团一行20人走进了瓜果飘香的伽师县。伽师县委常委阿达来提·阿布都热合曼、伽师县团委书记申恒红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

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隶属喀什地区,是“丝绸之路”南道久负盛名的重要商埠。伽师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出国家优质粮棉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酸梅之乡”。走进伽师县,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产业工人在现代化的工厂车间忙碌着,农民在特色林果种植基地培土施肥,宽敞整洁的小院里流淌着甘甜的自来水。

追忆峥嵘岁月接续奋斗薪火——与“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座谈

追忆峥嵘岁月,重温奋斗历程。在克孜勒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阿布都塞米·肉孜的介绍下,实践团的师生们与该乡“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们以及克孜勒苏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李守江、克孜勒苏乡副乡长耿琳昱等党员干部座谈。座谈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克热提·夏吾开提向“光荣在党50年”获得者的老党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说明实践团师生们的来意。党员代表阿卜莱提·麦麦提艾力为大家真情讲述了光荣入党时的感人场景、为党奋斗的难忘岁月以及曾经走过的艰辛历程。发言中既回望了过往的奋斗路,也眺望了前方的奋进路,饱含了对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的深情,抒发了对家乡翻天覆地巨变的衷心感叹,充分表达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让在场的师生们由衷敬佩,大家表示要向老党员学习,庚续红色血脉,传承光荣传统。

促团结暖民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

在克孜勒苏乡党委的组织下,实践团同返乡的200余名大学生见面并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伽师县团委书记申恒红、克孜勒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阿布都塞米·肉孜、克孜勒苏乡副乡长耿琳昱等参加宣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敏老师为返乡大学生带来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宣讲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返乡大学生们宣讲。

信息管理学院美合热阿依·阿布都如苏老师为返乡大学生带来了《“煤改电”暖身又暖心》专题宣讲。

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克热提·夏吾开提说希望通过宣讲为返乡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让青年学子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家乡振兴,推动家乡发展。

宣讲会结束后,实践团一行来到克孜勒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克孜勒苏乡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驻村工作队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参观调研,师生们看到,在克孜勒苏乡党委的领导下,村民们的生活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心系各族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访调研

为更好了解基层工作,实践团走访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驻村工作队8个驻村工作点,并代表学院党委为工作队送上慰问品,并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中华苑”村民文化公园,实地了解高标准农田和安居富民工程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情况。

实践团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现在的生活居住环境,从村民口中了解到:“以前家里这个位置是一个土炕,铺地毯或者羊毛毡子,客人来了都是盘腿坐在炕上,我们的孩子们写作业就低着头跪在炕上,很不方便,现在我们也跟城里一样有床、有沙发、有餐桌书桌,客人来了也会很自在放松。”村民们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实现了共同富裕,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乡村环境宜人,实施“煤改电”政策后不再是烟尘满屋,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铺上白白的瓷砖、客厅使用上了茶几、沙发,生活干净便捷。

工作队负责人介绍道,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伽师县各个村镇下了不少功夫,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学子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中,用青春力量为家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助推家乡教育高质量发展,这让实践团师生深受感触,大家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技能,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自雪山深处的自来水——学先进 争当时代楷模

实践团一行来到饮水思源馆,跟随讲解员的指引,大家看到了展厅的75幅照片和23件珍贵实物。了解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喀什地委为彻底解决困扰伽师县各族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做出巨大努力。

在饮水思源馆的旁边就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刘虎事迹展示馆,走进纪念馆师生们认真聆听和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道德模范”,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原副书记、局长刘虎同志的生平事迹:他如何带领乡亲们共同脱贫,如何和同事们一起建造饮水安全工程……那些生动的图片和感人的文字,深深打动每一个人。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刘虎同志把自己对伽师县人民的大爱写在了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在这里,师生们不仅了解到了伽师人民饮水历程之曲折,更感受到了刘虎同志的赤子之心。学院团委李高超书记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对伽师县饮水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奋斗精神的传承和洗礼。

伽师新梅甜又脆——调研粤伽新梅产业园

8月正值伽师新梅果成熟的时节,实践团实地参观粤伽新梅产业园,通过交流,师生们了解当地特色产业项目伽师新梅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情况。伽师县种植梅子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余,近年来,通过兄弟省市的援建,伽师县以壮大新梅产业为突破口,建成了粤伽新梅产业园,围绕新梅打造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并且已成为一线城市各大市场、各大企业供不应求的“网红爆品”,深加工产品更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如今的伽师新梅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增收果”,成为伽师县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大美边疆 青春聚力”。在本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收获满满,通过走访调研,更加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也更加坚定他们用在学校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青春力量。下一步,学院团委将持续引导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友情链接

建工校区(总校):乌鲁木齐市西八家户路528号         邮编:830054

城建校区:乌鲁木齐市杭州西街272号           邮编:830026

建材校区:乌鲁木齐市河滩北路863号           邮编:830054

版权所有: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软件

新ICP备20000410号-2

总访问量人数: